2022年8月31日至9月3日,我司随中国信息协会通用航空分会到长沙参加了湖南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暨中国(湖南)首届智慧通航大会。会议期间,我司协助协会准备了相关会务工作,接待工程院陈军院士到大会演讲,并负责9月2日下午区域通航创新发展分论坛嘉宾对话节目。

产业博览会

智慧通航大会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张芷恩,河北省通航协会秘书长、河北吉远通航董事长姜波,陕西西北通航协会秘书长白雪,河南航空投资集团业务经理王迪,中科筑航(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子木参加了对话。

张芷恩研究员主要观点:1. 现在我们关注的技术是智联网和多网融合,智联网把所有技术都纳到具有智能功能的网络下运行,这个网可以是以通信网为主,监视网为辅这样的网络,从多网融合来讲,实际上本身监视是一个网,通信是一个网,导航又是一个网,把这三个网融合到一起,我们将来是以通信网络为基础,构建出实现导航功能,实现监视功能,实现管制通信,包括业务通信的功能。这是我们技术的趋势。2. 今天报告很多讲了技术体系的建设,但是可能有一个环节忽略了,有一个院士讲得很好,首先要从需求分析开始到场景应用,从这两个方面来做方案设计。我们现在做方案设计很多,但是没有基于所需性能去讨论技术怎么应用,只是就技术为一种功能或者性能表述得比较多,通航业务上还需要什么,没有过多的分析。3. 通航区域业务上来讲,我们国家哪一个区域的规模都是非常非常少的,而且没有一个统计数据是区域通航飞行给经济的贡献,国内没有做这个工作的,需要去做。
姜波秘书长主要观点:1. 小公司一定不要多机型,很多小公司都是累死的,因为你的服务能力、保障体系支撑不了业务,所以我觉得合理定位是这些小公司运营起点,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其次做你最擅长的行业和业务,一定要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2.我觉得通航现状不是飞不起来,而是没有活可干,更多应该关注市场,只要你有任务,即使你是在比较难飞的东部,也完全可以飞得起来,如果没有业务,在哪里都飞不起来。3.飞行是一方面,对于一些小公司来说还是多方面拓展业务。我们刚开始也只是飞行,2017年拓展了测绘资质,除了测图以外,我们还能做数据处理、数据应用,这样我们可以给客户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就更容易获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白雪秘书长主要观点:1. 陕西省在“十三五”期间的飞行小时有11.12万,占西北四省总飞行量的41%。但是发展中也存在问题,比如我们的通航运营时间主要以飞行培训为主,类型比较单一,而且目前整个市场飞行量在下滑,还有飞行程序申报,飞行计划审批,相关的配套服务不能满足通航企业运营。2.下一步发展思路,还是延续以飞行带市场,市场带产业,产业促发展的整体发展思路。政府来搭台,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一个全省的低空飞行网络。3.我们协会也在积极发挥作用,比如借助协会目前在搭建的西北通航大数据平台,能把产学研用经几个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这样的平台汇聚广大的力量,大家一起做好陕西省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事情。
王迪经理主要观点:1. 河南通航发展路径跟湖南省是比较相似的,正在积极构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投资建设飞行服务中心。2.下一步将加快建设河南通航的基础设施,加快通航机场建设。我们作为整个河南省通用航空的咨询、建设、运营一体化的省级服务平台,我们也是担负着河南通用航空发展的使命,也会积极的推动整个河南省通用机场的建设。3.我们在积极筹备建立第一个141部飞行航空培训学校。4我们要将幸福黄河飞行服务体验中心名片打出去,以后成为一个示范性的项目,逐步向其他地域推广,争取让我们这个示范性项目成为整个河南航空文化旅游的名片。
张子木总经理主要观点:1.对于机场的产业来讲,尤其是建设这个产业链来讲,首先是规划,接下来才是设计、咨询,最后是运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2.现在规划已经比较明确了,对于通用机场来讲,是下放到省级了,由各个省来做各个省的布局规划。但比如我们也在某几个县布局了几个通用机场,但这个县在省级的规划里面没有,那这个就不可以建,因为规划有强制性。3.我们机场发展好不好,通航产业发展得好不好,有的时候不一定完全是空域的原因,必须要有业务,有业务总还是可以飞得起来的,所以我觉得市场是决定一切的前提。4.空域确实是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但作为机场来讲,我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盈利模式。5.我觉得我们在通用机场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一要理性,二要结合实际,三要探索出一个比较好的机场盈利模式,这是比较核心的问题。
|